警惕黑產代理 依法理性維權
2025-09-24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:次
近年來,以“代理退保”“反催收”為典型的金融“代理維權”活動猖獗,不法分子慫恿或誘導金融消費者委托其辦理退保、逃廢債等事宜,利用編造不實證據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、煽動金融消費者纏訴纏訪、過度維權等手段,向銀行、保險等金融機構施壓,從中謀取不當利益,形成了以“維權”為幌子的黑色產業鏈。
更為嚴重的是,不法分子在誘導金融消費者委托其“代理維權”時,往往要求金融消費者提供身份證、保單、銀行卡、聯系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。這種行為不僅容易導致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、資金受損、失去保險保障,還可能使金融消費者面臨詐騙風險。因此,金融消費者應提高警惕,避免參與此類“代理維權”活動,保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妥善處理客戶投訴 成功打擊黑產代理
2023年,平安融易(江蘇)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(以下簡稱“平安融易”)接到客戶投訴,要求退還其已交納的各項借款費用。工作人員立即對其借款流程、合同單證及還款記錄進行了全面核查。經核實,客戶借款及還款流程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,不存在任何不合理情形。在溝通過程中,工作客戶一再堅持其訴求,并聲稱已委托代理人進行維權。工作人員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,進一步面談后發現,該客戶因資金周轉困難,輕信了網絡上北京某公司發布的所謂“退保退費”代理廣告。為保護客戶權益,工作人員向客戶詳細講解了黑產代理的典型特征和嚴重危害,幫助客戶樹立正確的維權意識,并主動協助客戶解決實際困難,通過深入溝通和專業指導,最終贏得了客戶的理解與信任。
同時,平安融易公司也對這家代理“退保退費”業務的公司展開了深入調查,發現其違法線索,向相關部門進行了舉報。最終監管部門裁定該公司的行為違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(2018)第五十七條第(一)項,處以10000元的罰款。據了解,該公司已注銷。
拒絕黑產代理 依法理性維權
對此,中國平安的一位專家表示:黑產代理行為不僅損害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還擾亂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正常經營秩序,擠占了金融消費者合理反映訴求的資源。更為嚴重的是,這些行為背后往往隱藏著虛假廣告宣傳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、無證照經營、黑惡勢力恐嚇威脅等違法犯罪活動。金融消費者若參與其中,可能面臨信息泄露、財產受損、征信污點、遭遇詐騙,甚至引發違法犯罪行為等多重風險。
他建議,遇到問題,金融消費者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依法維護自身權益。可以直接向金融機構反映問題,通過官方渠道表達訴求。金融機構通常設有專門的投訴處理部門,能夠依法依規處理消費者的問題。若與金融機構無法達成一致,消費者可通過正規的金融糾紛調解機構尋求幫助。這些機構通常由行業協會或監管部門認可,能夠提供專業、公正的調解服務。如果問題無法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,消費者可以通過法律訴訟途徑維護自身權益。建議咨詢專業律師,了解相關法律程序和權益保障措施。

掃碼投訴